找到647条结果

  • 4、肝胆隐症与中医脏象理论肝胆隐症的提出是以中医肝胆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相对应的现代医学检测内容产生的概念。近几年有关中医肝胆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大多从的功能概念和肝脏实体入手,结合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对其加以研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医肝脏的解剖位置、形态与重量均与现代解剖学的论述基本一致,这点已无争论。但中医学中的“肝脏”有两层含义,一是体,即肝脏器官实质。二是“用”,即的功能活动。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运动系统及视觉器官的功能,所以中医学的肝脏具有较现代医学更广泛的作用。4.1肝胆隐症与“主候外”中医认为有抵御外邪的作用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1-11 11:21:06
  • %以上居胆囊内。无症状胆石症在症状上的几个特点为①无特异性症状;②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③血中甘油三醋偏高;④若为女性,闭经龄较早;⑤多伴有动脉硬化症或糖尿病;⑥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而递增;⑦胆固醇结石在肥胖病人中最为常见,尤其在女性肥胖病人中更为突出。本文选自:张佳丽,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型行为关系的研究。原文地址: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A型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1-04 13:01:06
  • 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病理改变,其中个别已是早期肝硬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有40%左右的患者实际上可能是无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至少有大约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没有明显症状,ASC的组织病理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评估疗效的金标准,同时长期携带病毒也可导致出现影像学异常,所以对于ASC要争取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期能够及时判断肝病的发展情况,也可应用超声像图的变化特点来评估ASC慢性病理损害的进展程度,并依此尽早采取措施来阻止肝胆隐症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选自:张佳丽,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型行为关系的研究。原文地址
    赵刚 主任医师 2023-12-28 08:45:39
  • 全军中医药大比武圆满结束了,戴裕光教授以其深厚的临床功底获得了全军“国医名师”的光荣称号。戴老是全军中医师承制博士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精于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疑难重症的诊治,尤其以中医肝胆、脾胃、妇科等疑难病为擅长。戴老一直将提高临床疗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以求,从不放松。由此我转发戴老在301医院为全军中医师承制博士上的中医临床入门第一课。尽管戴老已年值古稀、桃李满天下,可他讲的仍然是如何从基础的一点一滴抓中医的临床技能。 中医思维最重要,是临床入门之关键 中医的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理论是一种思维模式。在这个思维模式中,既有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比较
    龚贵川 主任中医师 2018-01-12 08:40:05
  • 体检发现的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类似于我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根除指征中的“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建议根除治疗。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患者是否愿意治疗?(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是否正确?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3)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前是否需要行胃镜检查?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多数早期胃癌无症状,根除治疗会掩盖病情。胃癌高发区、来自胃癌高发区、有胃癌家族史、有报警症状(消化道出血表现、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和持续呕吐等)或年龄>35岁的感染者,根除治疗前建议胃镜检查。(4)是否存在抗衡因素?体检阳性者根除治疗最主要的抗衡因素是伴存疾病和难以承受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这些抗衡因素是相对的,需要在根除治疗获益和抗衡因素之间权衡后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衡因素有哪些?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衡因素是相对的,可分成总体和个体。总体用于全面开展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抗衡因素包括卫生资源优先度安排和社区高再感染率。在印度等国家,感染性疾病中危害最大的是结核病,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治疗就成为他们的“抗衡因素”。幽门螺杆菌根除后仍可发生再感染,报道的“再感染率”为0.3%-15%/年。高的再感染率严重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从而成为“抗衡因素”。个体的抗衡因素包括患者伴存疾病、难以承受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和高龄。伴存严重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已超过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或感染者难以承受根除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根除治疗就弊大于利。此外,高龄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增加,不良反应耐受性降低,预防胃癌的获益可能会降低,因此需要在根除治疗获益和不利两方面权衡后抉择。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10-20 21:56:25
  • 口臭指呼出的气体中有令人不快或厌恶的气味。口臭可分成病理性(由特定可识别原因引起)、生理性(如晨起未漱口前)、假性(缺乏口臭客观证据,患者自认为有口臭)和口臭恐惧(困扰患者的假性口臭)。1992年以色列学者TiomnyE等首先注意到3对口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夫妻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口臭获得缓解。1998年意大利学者IerardiE等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病理性口臭相关。他们观察到:(1)幽门螺杆菌阳性口臭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根除者中多数口臭获得缓解,而未根除者口臭未缓解。(2)单纯用抗菌性漱口液漱口可使多数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不良患者口臭缓解,但不能使幽门螺杆菌持续阳性患者口臭缓解。此后,有不少相关研究也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确实可使部分患者口臭得到缓解,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不失为病理性口臭的治疗策略之一。临床上需注意的是:(1)口臭仅发生于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2)引起口臭的原因众多,幽门螺杆菌感染仅是可能原因之一,需注意排除其他原因;(3)根除幽门螺杆应用抗生素可减轻口腔、鼻子和呼吸道感染,这些部位感染是口臭主要原因,需注意甄别;(4)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口臭前需注意是否存在抗衡因素。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10-18 07:06:30
  • 儿童/青少年均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1岁的儿童即可感染,发展中国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多数发生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儿童/青少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尚有一定争议。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以下不同:(1)少部分感染者可自发清除;(2)根除后再感染率高;(3)对根除治疗药物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耐受性低;(4)根除治疗可选择药物种类少;(5)应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负面影响风险高;(6)发生严重疾病(胃癌、胃MALT淋巴瘤)的风险低或几乎无。这些与成人不同点提示,儿童/青少年根除幽门螺杆菌似乎不如成人迫切,也就是说根除指征应该比成人严。《欧洲和北美儿童/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处理指南》是唯一有关儿童/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国际指南,2017年发表的修订版将适应对象从儿童扩展至青少年(<18岁)。这一指南推荐的根除指征主要是消化性溃疡,其次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再推荐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儿童/青少年根除指征与成人不同点总结:从预防胃癌的角度看,有必要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感染者很少发生胃黏膜萎缩/肠化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如果不发生再感染,预防肠型胃癌可获得更好效果。我国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儿童/青少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耐药率高根除困难和根除后再感染率高,受这些因素制约 。因此,目前我们还是应该参考欧洲和北美儿童/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处理指南的推荐,从严掌握儿童/青少年根除幽门螺杆菌指征。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10-16 21:22:58
  • 很多健康体检的朋友,看到各处不同的体检名称,如胃功能检查、胃癌筛查项目:胃蛋白酶原(PGI、PGII)及胃泌素-17(G-17),这个报告单里箭号是blingbling的,数字也是blingbling的,吓的是不灵不灵滴,没有关系,今天您看完,您心暂可稍安! 这胃蛋白酶PG及胃泌素-17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PGⅠ是胃蛋白酶的前体,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细胞分泌;PGⅡ除胃底腺分泌外,胃窦部的幽门腺和十二指肠近端的Brunner腺也能分泌。当出现萎缩时,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下降,PGⅠ下降更显著,PGⅠ/PGⅡ比值随之降低。 胃泌素-17是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其分泌主要受胃内pH值、G细胞数量和进食的影响。 PGⅠ、PGⅠ/PGⅡ比值降低,血清G-17水平升高,提示胃体萎缩为主;若PGⅠ及PGⅠ/PGⅡ比值正常,血清G-17水平降低,提示胃窦萎缩为主;全胃萎缩者,PG及G-17均降低。因此PG和G-17的测定有助于胃黏膜萎缩的范围和程度的判断。 受益的朋友可以点赞哦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10-15 17:47:02
  • 很多年轻患者总是咨询:我经常早上或者吃饭后不久就要拉肚子,或者吃完东西后不久就要急的跑厕所,是不是肿瘤了?放心,如果有典型的套路“腹痛(腹部不适)-拉-缓解”,那么恭喜你,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那菊花开放,腹痛立马缓解的酸爽,只有你懂我懂,彼此经历的人才懂!但是呢,即使有“腹部不适-排便-缓解”典型的症状,伴有以下这些情况:便血、贫血、体重下降、腹部包块、肠癌家族史,首先还是要肠镜检查排除下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我们怎么搞它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再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症状较轻者仅需一般治疗。症状严重,而且病情顽固频繁发作的,应该在对症治疗同时抗抑郁症治疗和心理治疗。1.一般处理:给患者充分解释疾病及病情,消除患者的精神顾虑,并找出可能的诱发因素,调整饮食结构和改正不良生活方式。2.饮食调整:这个疾病发作,跟饮食有挺大的关系,主要还是靠患者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尽量避免进食后容易反复发作的食物。比如牛奶及奶制品豆类、洋葱、萝卜、香蕉,还有一些面食类、海鲜、冷饮等等食物。还有对于那些是便秘,或者是排便不畅的患者可以多进食富含纤维的膳食、粗粮!3.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减少发作次数及减轻症状。 1).菲比麸(小麦纤维素颗粒),能够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松软,对于便秘患者可以使用,特别是便秘、腹泻等交替症状的IBS患者。2).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离子拮抗剂及解痉药物,匹维溴铵、奥替溴铵、曲美布汀。 3).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用于动力减弱的腹胀、便秘者。4).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一般疗程较长,部分患者可能是有效果。5).止泻药物,洛哌丁胺,复方地芬诺酯,可短期应用于腹泻严重患者。 6).抗抑郁、抗焦虑及心理干预,严重的IBS患者存在心理精神问题,精神心理因素和躯体症状互为因果,相互导致及加重症状,使得这类患者难以治疗,很多患者或多或少都有精神方面的变化,觉得是不是肿瘤了,动不动就肚子痛,拉稀,结果相当紧张焦虑,越如此,症状越频繁越严重,症状越如此,心理负担更沉重,陷入这样恶性循环,因此心理精神治疗在该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又回到了第一步,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信任医生,医生充分给患者解释疾病及病情!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10-07 19:25:36
  • 饮酒后1天内(24小时)禁用、2~3天内尽量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在用药前或停药后一定的时间内饮酒均可能引起致命的双硫仑样反应。那么,使用头孢后,多长时间不能饮酒?饮酒后,多长时间才能使用头孢?01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是急性乙醛中毒。(见下图)乙醛是一种致癌物质,约3.5%的癌症是酒精造成的;乙醛具有心肌毒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随酒精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表现:从面部潮红开始,继而出现头颈部血管舒张,并可出现搏动性头痛;随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并可出现意识模糊;更严重的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惊厥和猝死。02使用头孢后,多长时间不能饮酒?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是:药物通过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代谢受阻,使乙醛血浓度升高。使用头孢后,多长时间不能饮酒?一要考虑药物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强度;二要考虑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三要考虑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的恢复时间;四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头孢哌酮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吃酒心巧克力、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头孢曲松的消除半衰期约为8小时,约48小时后(经过6个半衰期)从体内基本消除;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常需4~5天后才能恢复,因此停用头孢曲松后,至少1周后才可饮酒。75岁以上的老年人,头孢曲松平均清除半衰期通常为年轻人的2~3倍。因此,停用头孢曲松后,至少2周后才可饮酒。药品说明书已明确的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主要是含有甲硫四氮唑的头孢类抗生素)见下表。表1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汇总综上,使用头孢后,至少1周内避免饮酒和使用含酒精的食物或药物,2周后饮酒才较为安全。 特别提醒: 1、心脏病患者,若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可致命。 2、喝酒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低,可能更容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奥硝唑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但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均可引起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饮酒可能加剧这类不良反应。 塞克硝唑的消除半衰期男性为17~29小时,女性为14小时,但说明书仅要求“服药24小时内须避免饮酒”。这可能与塞克硝唑对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系无诱导或抑制作用,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较弱有关。 03饮酒后,多长时间才能使用头孢? 主要取决于患者体内是否还残留乙醇和乙醛。 国内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个体之间的乙醇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乙醇的达峰时间为0.8~2.0小时,消除半衰期为0.5~2.6小时。 也就是说,约3~15.6小时(经过6个半衰期)后体内乙醇才能基本消除。乙醛,作为乙醇的代谢产物,一是经肺直接呼出;二是进入尿液排出;三是与组织蛋白质、细胞DNA反应形成加合物而贮存在体内;四是在肝脏和红细胞中的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乙酸。 因此,乙醛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从体内消除。 另外,据文献报道,在1500例双硫仑样反应案例中,用药前15分钟~2天使用含乙醇制品的有92例,占6.13%。 综上,饮酒后1天内(24小时)禁用、2~3天内尽量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本文转载自医学界呼吸频道,本文来源:药评中心
    黄寿坤 主治医师 2020-09-27 09:02:0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