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CT发现肺结节怎么看,关注点在哪里?

2019年11月02日 104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每次体检完,拿着一张宛如天书一般的报告,患者往往会发现每个字都认识,可还是看不懂报告在说什么。人们总说“无知者无畏”,可在医院这种地方,则是“无知者甚畏”,特别是遇到报告结论中写着“肺部结节”的字眼时,心头不禁一阵凉意......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一张CT片及CT报告如何解读。


一、欲练此功,必先自通

      CT报告一般分两个部分:描述和结论。描述部分字数比较多,记录了放射科医生阅片时发现的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结论部分通常比较简短,会给出放射科医生的倾向性诊断和建议。先明白下面的专业医学术语。

      1)磨玻璃结节(GGO):指在CT上肺内呈磨玻璃样改变(半透明)的密度增高病灶;

      2)IMG/img:图像。后面的数字代表图像的序号;

      3)Seq:序列。后面的数字代表序列号;

      4)MT:恶性肿瘤;

      5)CA:即“癌”;

      6)混合/混杂密度:是指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往往提示结节恶性、浸润倾向;

      7)AAH:即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腺癌的前期病变(癌前病变);

      8)AIS:即原位腺癌(最早期癌变)。

      9)MIA:即微浸润腺癌(次早期癌变)。

      10) 肺窗和纵膈窗:顾名思义,肺窗就是专门看肺的,而纵隔窗则可以看纵隔(位于图像的中心部分,里面有你的小心心)及肺内实性成分(如淋巴结或病灶)。

肺窗

纵隔窗


二、CT片上或报告中的关注点

      CT经常用于评价肺部结节良性或恶性。


(1)医生,多大的结节才有可能是癌症呢?

      在医学科学里,不谈“概率”都是耍流氓。请看下表。


      但需要说明的是,概率只代表着可能性,就像你买了个彩票,告诉你中奖概率为99%,可偏偏你就是那个没中奖的“幸运儿”,因此不可绝对化看待概率问题。


(2)医生,我的肺结节位于右肺下叶,有没有可能是癌?

      约2/3的肺癌发生在肺上叶, 右肺上叶最常受累,可能性较小,但仍需结合其他影像学征象综合评估。


(3)医生,长什么样子的结节更可能是癌症?

      边缘特征方面,CT上恶性结节更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分叶、毛刺边缘。良性病变一般具有光滑、锐利的边缘。近90%边缘不规则或有毛刺的结节是恶性;仅有20%边缘光滑 锐利的结节是恶性。


      结节形态上,肺癌往往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锯齿状,但很少有边缘凹陷。肉芽肿(良性增生)常是圆形的,错构瘤和转移瘤(良性瘤子)可能是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瘢痕、肺不张或瘢痕化区域可能会出现直线或成角。


(5)医生,结节中出现了黑黑的小孔洞是什么?

      那就是支气管,因为支气管有空气,空气在CT中是纯黑色的,它有个形象的专业名称叫做支气管充气征。充气支气管通常见于肿瘤性肺结节中(25% - 65%的病例),这是腺癌或细支气管肺泡癌最典型的征象,但充气支气管在良性病变中很少见。



(6)医生,如果结节中间是个大空洞是不是更不好?

      不能一概而论。空洞壁的厚度可作为判断其恶性可能性的一个指标。良性病变往往有薄而光滑的壁。在壁最厚部分超过 15mm 的空洞中,近85%是恶性;如果壁最厚部分小于5mm ,95%是良性;壁厚度为 5-15 mm 的空洞,75%是良性。如果空洞壁最厚部分为1mm或更小, 恶性就很罕见。


(7)至于所谓的空气新月征、气液平面、卫星结节,则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


(8)医生,出现不同颜色深浅不同的结节怎么判断好坏呢?

      CT上的颜色深浅经常用密度来表示,而密度又看CT值。想通过测量密度进行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最好结合CT增强后结节密度变化进行,在注射对比剂后,恶性肿瘤比良性结节强化更加明显。

      至于钙化、脂肪或水性的低密度影则绝大多数为良性结节。


总结:孤立性肺结节肺癌的典型影像学特点

      1. 直径>2cm

      2. 最常见于上叶

      3. 边界不清不规则或毛刺

      4. 分叶状或形状不规则

      5. 含空气支气特征或空泡征(假空洞)

      6. 厚壁空洞(> 15mm)伴壁结节

      7. 无气液平面的空洞

      8. 无卫星病灶

      9. 无钙化或非典型的良性钙化

      10. 对比增强后CT值增加超过15Hu

专科问题找专家,哪里找我们呢?

参考文献:

[1] 胸部影像学.第2版/(美)韦伯(Webb.WR.)主编;郭佑民,郭顺林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


1